众所周知,泥鳅之所以被称为这个名字,是因为它生活在泥里,这是我们普遍的想法,许多传统的育种方法也是如此。在很多人的经验中,泥鳅必须养在泥里。没有泥鳅,泥鳅就活不下去。但事实上,随着泥鳅养殖技术的不断完善,无土泥鳅养殖也是可以实现的。
众所周知,泥鳅之所以被称为这个名字,是因为它生活在泥里,这是我们普遍的想法,许多传统的育种方法也是如此。在很多人的经验中,泥鳅必须养在泥里。没有泥鳅,泥鳅就活不下去。但事实上,随着泥鳅养殖技术的不断完善,无土泥鳅养殖也是可以实现的。此外,通过这种育种方法,泥鳅的产量和质量都比以前的老方法好得多。你想学习这项技术吗?接下来,重庆泥鳅苗将与您讨论无土泥鳅养殖的方法和要点。
1。无土养殖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虽然是无土养殖,但池塘必须呕吐,我认为我们需要选择中性或微碱性壤土,这两种壤土更适合泥鳅的生长。至于水源,我认为没有必要介绍太多,没有污染,干净,充足,我认为无论什么水产养殖都必须满足这样的条件。
池塘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认为池塘最好是矩形的,长宽比最好是2:1,面积约5亩。如果有更多的泥鳅,增加更多的池塘。如果池塘本身的面积太大,就会给管理带来不便。池塘的深度最好为0。8米到1米,水深为0。4米到0米。6米。养殖泥鳅不需要太深的水,否则你就不会观察泥鳅的生长。
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池塘的内壁必须巩固,以防止泥鳅逃跑,也要防止危险的生物进入泥鳅。我认为我们也需要在池塘周围做一个围栏,你可以用网来做,网的下部最好埋在土壤中约10厘米,上端可以比水高20厘米,这样就可以了。这些都是无土养殖泥鳅需要满足的条件,那么我们在放养前应该做什么准备呢?
2。放养前应该准备什么?
我通常在放养泥鳅前20天彻底清理池塘,消毒改造,让泥鳅生活在合适的环境中。我还会在排水口挖一个坑,面积达到整个池塘的1/5~1/3,深度从35厘米到50厘米。放养的泥鳅可以放在那里,让它们先适应环境。同时,我会在池塘底部铺一层腐殖质较多的粘土。虽然是无土养殖,但还是需要必要的池塘底质。
至于池塘的消毒,我通常在放养前7天进行。池塘消毒用什么?当然,这是一种熟悉的生石灰。有过水产养殖的朋友应该知道谁很痛苦。在给池塘消毒时,他们通常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然而,众所周知,生石灰经常被使用。与漂白粉相比,生石灰的效果会更好,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剂量。通常,我会用75公斤的生石灰和每亩池塘的水洒在整个池塘里。我们应该注意这样一个问题,即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时,我们必须带水约10厘米清理池塘,否则生石灰的效果会相对较弱。
消毒后等了两天,我会把池塘的水注入25厘米,然后施用有机肥,帮助水质增肥。通常我每亩施用150公斤到250公斤的有机肥。这是我在放养前需要做的准备。放养泥鳅要注意什么?
3。放养泥鳅注意什么?
泥鳅幼苗中有人工幼苗和野生幼苗,可以自由放养。然而,我通常选择人工幼苗,我认为人工幼苗通过培育是相对高质量的。事实上,根据每个人的条件选择什么样的幼苗,这并没有太多的要求。事实上,只要每个人的幼苗都更整洁,没有疾病,没有伤害,活动敏捷,你就可以自由放养,我们应该注意,自由放养一次性足够,否则会导致泥鳅生长速度不均匀,不方便管理。
可能有朋友会问,什么时候放养泥鳅比较好?我一般每年4月放养。这个时候水温会在15度以上,比较适合泥鳅的生长。当然,4月份的天气不适合放养泥鳅。我会选择晴天的下午。我觉得这个时候的水温很适合放养泥鳅。我一般每亩放养1100公斤的幼苗,规格为每公斤80尾。在我看来,这个密度比较合适,但是你也可以按照泥鳅的规格来控制密度。放养泥鳅的时候,我觉得大家都需要注意这一点,就是放养前需要给泥鳅消毒。我一般把泥鳅浸泡在每升8毫克到10毫克的漂白粉溶液里,浸泡半小时左右,然后直接把泥鳅放进池塘里。这是你吃饭的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喂饵要注意什么。
4。喂饵要注意什么?
你知道泥鳅吃什么诱饵吗?事实上,泥鳅是一种杂食性鱼,也就是说,它可以吃任何东西。例如,它会吃水中的微生物和有机碎片,以及水生昆虫。当然,我们也可以给泥鳅喂一些人工诱饵。由于泥鳅的食性,我们可以给泥鳅喂很多诱饵,但这里我们应该提醒你,泥鳅是晚上觅食的鱼,所以我们应该注意喂养时间。我通常早晚给泥鳅喂一次诱饵。
饵料的喂养量是根据泥鳅的重量来控制的。在早期阶段,我通常会按照你体重的3%到4%进行喂养。泥鳅进入生长中期后,我会按体重的4%到6%进行喂养,但在泥鳅养殖的后期,我会逐渐减少泥鳅的喂养量,避免饲料浪费,让泥鳅及时投放市场。
以上内容是重庆泥鳅养殖需要注意的问题。你们都知道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谢谢你的观看。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