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服务热线:
15215229138(微信同号
新闻中心/News Center
(微信同号)
泥鳅养殖,如何解决苗种问题?其实,泥鳅繁殖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3-02-15 | 920 次浏览 | 分享到:
人工养殖泥鳅最大的一个难题就是种苗的来源问题,野生的苗虽然部分地区很丰富,但不易养活,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做泥鳅的人工繁殖了,那泥鳅人工繁殖时需怎样来做好呢

种鳅的挑选一般在前一年的秋季进行,泥鳅要达到性成熟在长江以南的地区经过一个冬齡的鳅可以达到性成熟,而在北方的话最好选择2冬齡的鳅来做种。挑选种鳅时一定要挑选同一批中个体较大、健壮之鳅,这样的鳅怀卵量多而且会成熟的较好。

1、注意雌雄配比,如果是自然产卵受精的话,雌雄比例控制在,雌:雄=1:2-3左右,如果是人工授精的话,雌:雄=1:0.8左右。当然如个雌雄的个体相差过大的话可适当增加雄鳅的数量。

2、雌雄的区分,在繁殖期间,雌鳅腹部膨大、柔软,雄泥鳅就不膨大,另外也可以根据胸鳍来区分,雌鳅胸鳍末端为圆状,如扇,第二鳍条的基部无骨质薄片,胸鳍较小;雄鳅胸鳍末端为尖状,如扇,第二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繁殖期鳍条上有追星。在非繁殖季节,可根据鳅尾柄上边的棱来区别,雄鳅在尾柄处(背鳍后边)都会有一条棱,看上去像个疤。而雌鳅是没有的。

3、种鳅培育,挑选好的种鳅最好是雌雄分开放入池中培育,在此期间要尽多喂一些蛋白高的饵料,同时可拌喂一些VC或VE之类的维生素,以加强其体质和性腺发育。

催产繁殖

1、当水温稳定在18度以上时种鳅进入产卵期,但孵化最宜水温为22-25度,所以如果没有大棚的话可等水温稳定在20度以上时再催产。

2、催产繁殖,其方法包括自然产卵和人工授精繁殖。但是在生产中为了提高产卵率,使产卵集中一致,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应注射激素催产。以绒毛膜激素(HCG)为例,每千克体重用量为1000~1500国际单位,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稀释后注射,雄鳅则减半(如果雌鱼已发育的很好可适当减量)。若自然产卵繁殖,注射催产素后,按雌雄比例1∶2—3放入大水缸或小鱼池中,也可放入悬挂在鱼池水体专门用来心卵的配套网箱内。这种网箱自己做,上面一个网箱网孔较大,可让卵粒漏下去,下面的网箱网目在40目左右,专门用来收集卵粒(也可放鱼巢)。产卵后及时捞出亲鳅,以免亲鱼吞食粘在网箱上鱼卵。让粘附在鱼巢上的卵子在原池中自然孵化。

3、若采用人工授精繁殖(台湾泥鳅必须得用人工授精),注射激素后将雌雄鳅分别静养在水缸或网箱内,12小时后如发现雌鳅自动排出少量卵子,或用手轻压腹部有卵子流出,即可进行人工授精。将亲鱼的卵子和精子在短时间内同时挤到面盆等容器内,充分混合受精。受精卵可粘附在鱼巢上,置小鱼池中自然孵化(如是用环道或孵化桶孵脱粘后再放入)。经过2天左右(水温24℃左右)即可出苗。

鱼苗培育

1、泥鳅苗孵出后3天左右卵黄囊即消失,能自由游泳、摄食,应及时转入育苗池中培育。其密度为每平方米放苗800~1000尾左右。放养前进行消毒和清塘,并施禽畜有机肥以培养饵料生物。下塘后前两天因水体中的浮游生物较多,可不要喂或是少喂,之后投喂些熟蛋黄、鱼粉、奶粉、豆浆等精饵料都可以。

2、当体长达到1厘米左右时,塘里的饵料是跟不上来了的,这时要多喂一些人工料,可将鳗鱼粉加水后捏成小团放于食台上来喂,或是喂破碎的对虾料都可以,大约经喂养1个月左右,体长达3~4厘米、体重0.4~0.5克,,即可将幼鳅分塘进行进行成鳅饲养。

3、在整个水花培育阶段,一定要注意水质变化,因为这一阶段喂的都是高蛋白料,很易引起水质变坏。最好是每周选择晴天的上午向塘里用一次芽孢杆菌或光合菌之类的益生菌,以确保水质的活度。

最后注意,鳅苗经过1个月时间的培育,长到2-3厘米左右时,就要分池进行鳅种饲养,个体达到3厘米以上的可直接进行成鳅饲养,小的进行鳅种培育。在分塘时,用聚乙烯网操作,要谨慎仔细,以免使娇嫩的鳅苗损伤或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