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服务热线:
15215229138(微信同号
新闻中心/News Center
(微信同号)
重庆泥鳅养殖创新“稻鳅共生”模式:亩产值破万元,带动35户农民增收
来源: | 作者:重庆重厚农业 | 发布时间: 2025-08-18 | 2 次浏览 | 分享到:

引言:水田里的财富密码

9月的重庆黔江区水市乡新安村,200亩稻田里泥鳅翻腾跳跃,与金黄的稻穗构成一幅生态丰收图。这里的长八栏农业股份合作社通过“一水两用、稻鳅共生”模式,实现亩产值近万元,较传统种植增收5倍,成为重庆泥鳅养殖绿色转型的标杆7


一、技术突破:生态循环激活土地潜能

  • 立体种养系统:水稻为泥鳅遮荫,泥鳅粪便作有机肥,稻田害虫成为天然饲料,形成零污染闭环。2025年该基地亩产生态稻米700斤(售价10元/斤)和泥鳅80斤(售价30元/斤),综合收益达9400元/亩7

  • 成本集约化: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苗、技术,降低散户养殖风险。首批80万尾泥鳅苗成活率超90%,较分散养殖提高30%7

二、联农带农:土地入股+务工双收益

村民陈云祥将9亩稻田入股合作社,除土地分红外,每月务工增收2000余元:“年底分红加工资,年收入5万多,比过去种稻强几倍!”目前基地吸纳35户农户(含3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3万元7

三、政策赋能:集体经济造血机制

重庆市农委将稻鳅共生纳入“吨粮万元”工程,每亩补贴基础设施改造款800元。合作社理事长孙小华表示:“明年将扩至500亩,打造重庆泥鳅养殖生态品牌,带动整村致富。”7


结语:从试验田到产业链
随着订单量激增,合作社正筹建冷链加工中心,开发泥鳅干、即食产品等深加工线。这片稻浪翻滚的田野,正书写着重庆泥鳅养殖从单一生产向三产融合的进阶之路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