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服务热线:
15215229138(微信同号
新闻中心/News Center
(微信同号)
抗风险能力提升 重庆泥鳅养殖筑牢 “设施 + 保险 + 协会” 防护网 保障农户收益稳定
来源: | 作者:重庆重厚农业 | 发布时间: 2025-10-29 | 4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面对重庆夏季高温、雨季洪涝等极端天气,以及市场价格波动等风险,“重庆泥鳅养殖” 通过 “完善设施、推广保险、组建协会” 三大举措,构建全方位抗风险体系,有效降低养殖损失,保障农户收益稳定,推动产业从 “脆弱发展” 向 “稳健经营” 转型。
在应对极端天气方面,“重庆泥鳅养殖” 主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防洪防涝,对池塘周边加高加固堤坝(高度超历史最高水位 0.5 米),修建排水渠与应急抽水泵站,确保雨季快速排水,减少泥鳅逃逸与淹塘损失;二是高温应对,夏季搭建遮阳棚(覆盖池塘面积的 40%),安装水车式增氧机(每亩 1 台)与水质监测仪,实时监控水温(控制在 30℃以下)与溶解氧(低于 4mg/L 时自动增氧),同时调整投喂时间(避开正午高温,改为早晚投喂),减少高温应激反应。2024 年夏季,重庆遭遇持续高温天气,采用这些措施的 “重庆泥鳅养殖” 基地,泥鳅死亡率从往年的 20% 降至 5% 以下,损失减少 75%。
在风险保障方面,重庆推出 “重庆泥鳅养殖” 专项保险:由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保险公司,设计 “养殖损失保险”,保费由财政补贴 70%、农户承担 30%,每亩保费 120 元,农户仅需支付 36 元;当遭遇自然灾害(洪涝、高温)、病害导致泥鳅死亡率超 10% 时,按损失程度赔付,最高每亩赔付 5000 元。截至目前,全市 “重庆泥鳅养殖” 保险覆盖率从 2022 年的 30% 提升至 75%,2024 年已赔付受灾农户 120 余户,赔付金额达 80 万元,帮助农户快速恢复养殖。
在应对市场波动方面,“重庆泥鳅养殖” 行业协会发挥重要作用:2023 年,重庆成立 “泥鳅养殖行业协会”,吸纳会员 200 余家,主要开展三项工作:一是统一技术标准,制定《重庆泥鳅养殖技术规范》,确保产品品质一致,提升市场竞争力;二是抱团采购,协会统一向饲料、苗种供应商采购,降低采购成本 10%-15%;三是市场调控,当市场价格低迷时,协会组织会员建立 “临时储备库”,储存泥鳅鲜品,待价格回升后销售,避免 “价低卖难”;同时与加工企业签订 “保底收购协议”,确保农户养殖的泥鳅最低收购价不低于 12 元 / 斤,保障基本收益。
“2024 年雨季,我的泥鳅塘被淹了,幸好买了保险,赔了 4 万多块,很快就重新投苗了,没耽误太多时间。协会还帮我们谈了保底收购价,就算市场降价,我们也不怕亏!” 万州区白羊镇养殖户王师傅说。据统计,通过抗风险体系建设,“重庆泥鳅养殖” 农户的收益稳定性显著提升,年收益波动幅度从之前的 40% 降至 15% 以下,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增强。
下一步,重庆将进一步完善 “重庆泥鳅养殖” 抗风险体系:一是升级预警系统,建立 “气象 + 水质 + 市场” 综合预警平台,提前发布极端天气与价格波动预警;二是扩大保险覆盖,计划 2025 年实现 “重庆泥鳅养殖” 保险全覆盖;三是强化协会作用,推动协会与全国泥鳅养殖产区建立合作,共享市场信息,共同应对全国性市场波动,确保 “重庆泥鳅养殖” 产业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