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服务热线:
15215229138(微信同号
养殖技术/Breeding technology
(微信同号)
生态种养显成效 重庆推广 “稻鳅共生” 模式 实现 “一水双收” 助农增收
来源: | 作者:重庆重厚农业 | 发布时间: 2025-10-29 | 2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在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的推动下,“稻鳅共生” 生态养殖模式在万州、铜梁、永川等水稻主产区快速推广,通过 “水稻种植 + 泥鳅养殖” 有机结合,实现 “水稻提质、泥鳅增收” 的 “一水双收” 效果,为 “重庆泥鳅养殖” 注入生态发展新活力,也为粮食安全与特色养殖协同发展提供 “重庆方案”。
“稻鳅共生” 模式依托重庆丰富的稻田资源,利用泥鳅喜钻泥、食害虫的特性,构建 “水稻护鳅、鳅肥稻田” 的生态循环:在水稻移栽前,对稻田进行改造,开挖宽 0.8 米、深 0.5 米的环田沟(供泥鳅栖息避晒),搭建防逃网(高 0.6 米,埋入地下 0.2 米),配备简易增氧设备;水稻移栽后 15 天,投放 3-5 厘米的泥鳅苗种(每亩投放 5000-6000 尾);养殖过程中,泥鳅摄食稻田中的杂草、害虫(如稻飞虱、二化螟),减少农药使用;泥鳅粪便为水稻提供天然肥料,降低化肥用量;水稻则为泥鳅遮挡强光,营造适宜生长环境。据实测数据,“稻鳅共生” 田块较传统稻田减少农药使用量 60%、化肥使用量 40%,水稻品质提升(稻谷蛋白质含量提高 2 个百分点),同时每亩可收获泥鳅 600-800 斤、水稻 800-900 斤,综合收益较传统种稻提升 2-3 倍。
在万州区甘宁镇 “稻鳅共生” 示范基地,200 亩示范田已实现标准化管理:基地统一提供泥鳅苗种、水稻品种(选择抗倒伏的 “渝香 203”),统一技术指导,产品统一收购销售。“以前单种水稻,每亩收益也就 1200 元,现在搞‘稻鳅共生’,每亩能多赚 4000 元,还省了农药化肥钱,划算得很!” 基地农户张大姐笑着说。2024 年,该基地带动周边 50 户农户参与 “稻鳅共生”,户均年增收 2.8 万元。
为进一步推广该模式,重庆市采取三大措施:一是建设 “稻鳅共生” 示范基地,全市已建成市级示范基地 15 个,面积共 3000 亩,为农户提供 “看得见、学得来” 的样板;二是开展技术培训,组织农户到示范基地现场学习稻田改造、苗种投放、日常管理等技术,2024 年已培训农户 1800 余人次;三是打通销售渠道,与市内大型超市、餐饮企业签订采购协议,对 “稻鳅共生” 产品实行优先收购,收购价较普通泥鳅高 0.5-1 元 / 斤。
截至目前,全市 “重庆泥鳅养殖” 中 “稻鳅共生” 模式面积已达 3200 亩,占总养殖面积的 38%,带动农户 800 余户。下一步,重庆计划 2026 年前将 “稻鳅共生” 面积扩展至 6000 亩,覆盖更多水稻主产区,同时研发 “稻鳅 +” 多元模式(如 “稻鳅 + 青蛙”“稻鳅 + 莲藕”),进一步提升生态与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