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服务热线:
15215229138(微信同号
养殖技术/Breeding technology
(微信同号)
产业链延伸提价值 重庆泥鳅养殖从 “卖活鲜” 向 “全链条” 发展 带动产业增值
来源: | 作者:重庆重厚农业 | 发布时间: 2025-10-29 | 2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随着 “重庆泥鳅养殖” 规模扩大,重庆围绕 “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推动产业从单一养殖向 “加工、销售、文旅” 多领域延伸,开发泥鳅深加工产品、拓展多元化销售渠道、打造休闲垂钓业态,实现 “养殖有收益、加工提价值、文旅拓空间” 的全链条发展格局,让 “重庆泥鳅养殖” 成为兼具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特色产业。
在加工环节,重庆引导养殖主体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开发多元化泥鳅产品:一是即食产品,如香卤泥鳅、麻辣泥鳅,通过高温杀菌、真空包装,保质期可达 6 个月,产品附加值较活鲜泥鳅提升 50%;二是干货产品,将泥鳅清洗、去内脏后烘干制成泥鳅干,便于储存运输,适合作为食材销售,亩均加工收益较直接卖活鲜增加 3000 元;三是保健产品,提取泥鳅中的优质蛋白,开发泥鳅蛋白粉、泥鳅肽等产品,瞄准健康食品市场,附加值提升 3-5 倍。目前,全市已有 10 余家加工企业参与 “重庆泥鳅养殖” 产品开发,年加工泥鳅 500 吨,带动 500 余户养殖户增收。
在销售环节,构建 “线上 + 线下” 多元化渠道:线下与重庆各大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在市内 20 余家超市设立 “重庆泥鳅” 专柜;线上入驻京东、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开设 “重庆生态泥鳅” 官方店铺,同时利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开展直播带货,2024 年上半年线上销售额达 800 万元,占总销售额的 35%;此外,针对重庆火锅餐饮特色,与 100 余家火锅店合作,推出 “鲜泥鳅火锅” 食材套餐,年销量达 300 吨,进一步拓宽销售市场。
在文旅环节,依托 “重庆泥鳅养殖” 基地,打造休闲垂钓与研学体验业态:在永川、江津等交通便利的养殖基地,建设 “泥鳅垂钓园”,设置垂钓位、休息区、餐饮区,周末接待游客 200-300 人次,每人次消费(垂钓 + 餐饮)约 150 元,亩均额外增收 1.2 万元;同时开展 “泥鳅养殖研学” 活动,邀请中小学生参观养殖基地,学习泥鳅生长知识、体验投喂乐趣,年接待研学团队 50 余批,带动文旅收益超 100 万元。
“以前养的泥鳅只能卖给鱼贩子,价格压得低,现在我们自己搞加工,做成麻辣泥鳅,在网上卖得很好,一斤能卖 35 块,比卖活鲜多赚 15 块!” 江津区某养殖合作社负责人说。据统计,产业链延伸后,“重庆泥鳅养殖” 亩均综合收益从 1.5 万元提升至 2.8 万元,产业总产值从 2022 年的 1.2 亿元增长至 2024 年的 2.5 亿元,带动就业岗位 1200 余个。
下一步,重庆计划加大对 “重庆泥鳅养殖” 产业链的支持力度:一是建设市级泥鳅加工示范基地,提供加工技术指导与设备补贴;二是培育 “重庆泥鳅” 区域公共品牌,统一包装、统一标准,提升产品知名度;三是打造 “泥鳅养殖 + 乡村旅游” 精品线路,推动产业与文旅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产业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