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南方水产养殖育苗投放的关键期,重庆泥鳅苗凭借成活率高、生长周期短、抗病性强的优势,成为川渝、云贵等地农户的 “首选种苗”。记者从重庆江津区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悉,今年当地重庆泥鳅苗繁育基地提前扩产,目前日均出苗量达 500 万尾,批发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 25%,已累计向周边省份供应泥鳅苗超 3 亿尾,有效保障春耕养殖需求。
“从 2 月初开始,每天都有合作社和养殖户来订苗,最多一天接了 20 多笔批发订单,涉及泥鳅苗 1200 万尾。” 重庆江津区富硒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建军指着育苗池介绍,合作社今年投入 200 万元升级育苗设施,采用 “恒温培育 + 微生物调控” 技术,让重庆泥鳅苗的成活率从传统养殖的 70% 提升至 92%,苗种规格也更均匀,深受农户认可。目前合作社的重庆泥鳅苗批发价稳定在 0.12-0.15 元 / 尾,针对单次采购量超 100 万尾的大客户,还提供免费技术指导和运输补贴。
在重庆铜梁区,当地农业农村委联合多家泥鳅苗繁育企业搭建 “春耕种苗保障平台”,通过线上预约、线下配送的模式,解决农户 “购苗远、运输难” 问题。“以前买泥鳅苗要自己开车去江津,来回得两天,现在在线上平台下单,隔天就能收到鲜活的重庆泥鳅苗,还省了油费。” 四川泸州养殖户陈远明今年通过平台批发了 50 万尾重庆泥鳅苗,他算了一笔账:加上运输补贴,比往年采购成本降低了 15%,预计亩产泥鳅能增加 200 斤。
据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共有重庆泥鳅苗规模化繁育基地 32 家,年产优质泥鳅苗超 20 亿尾,除满足本地需求外,还辐射四川、贵州、云南等省份,占西南地区泥鳅苗市场份额的 40%。总站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针对重庆泥鳅苗开展 “良种培优” 计划,联合西南大学研发更适应山地池塘养殖的新品种,同时规范泥鳅苗批发市场秩序,打击以次充好行为,助力农户实现 “养好鳅、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