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服务热线:
15215229138(微信同号
新闻中心/News Center
(微信同号)
重庆泥鳅苗带动产业链延伸 预制菜、电商销售双发力 附加值提升 3 倍
来源: | 作者:重庆重厚农业 | 发布时间: 2025-11-11 | 7 次浏览 | 分享到:
随着 “重庆泥鳅苗” 养殖规模的扩大,重庆泥鳅产业正从 “单一养殖” 向 “全产业链发展” 转型。依托 “重庆泥鳅苗” 优质的成鳅品质,本地企业(非公司主体,指集体性质加工点)探索泥鳅预制菜研发、电商平台销售,推动泥鳅产品从 “鲜活销售” 向 “深加工 + 品牌化” 升级,产品附加值提升 3 倍以上,形成 “苗种繁育 - 生态养殖 - 精深加工 - 市场销售” 的完整产业链,让 “重庆泥鳅苗” 成为带动农业增值、农户增收的 “黄金苗”。
“‘重庆泥鳅苗’养殖的成鳅,肉质细嫩、无土腥味,是做预制菜的优质原料。” 在渝中区的一家泥鳅深加工集体加工点,工作人员正将来自江津、铜梁的 “重庆泥鳅苗” 成鳅进行清洗、去内脏、腌制,制作 “麻辣泥鳅”“泡椒泥鳅” 等预制菜品。加工点技术负责人介绍,“重庆泥鳅苗” 成鳅的蛋白质含量达 18%,脂肪含量仅 2.5%,且富含钙、铁、锌等矿物质,营养价值高;同时因养殖过程中减少农药使用,成鳅符合绿色食品标准,为深加工提供了品质保障。目前,加工点已开发出即食泥鳅、冷冻泥鳅段、泥鳅酱等 8 类产品,其中 “麻辣泥鳅” 预制菜采用重庆特色火锅底料配方,口感麻辣鲜香,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产品保质期可达 6 个月,较鲜活泥鳅的 2-3 天保质期大幅延长,解决了泥鳅 “保鲜难、运输远” 的问题。
在电商销售方面,“重庆泥鳅苗” 成鳅及深加工产品通过 “电商平台 + 直播带货” 模式走向全国。“我们在抖音、拼多多等平台开设‘重庆生态泥鳅’直播间,每天直播‘重庆泥鳅苗’养殖过程、预制菜制作流程,让消费者直观了解产品品质。” 负责电商运营的农村合作社成员介绍,2024 年以来,“重庆泥鳅苗” 相关产品线上销售额已突破 5000 万元,其中预制菜占比达 60%,主要销往四川、贵州、广东等省份;同时,针对重庆本地消费者,推出 “鲜活泥鳅同城配送” 服务,通过冷链物流实现 “当日捕捞、当日送达”,2024 年同城配送订单量达 8 万单,销售额超 1200 万元。
产业链的延伸不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更带动了上下游就业。据统计,依托 “重庆泥鳅苗” 产业链,重庆已有 20 余个泥鳅深加工集体加工点,吸纳农村劳动力 1200 余人就业,人均月收入 4000 元以上;同时催生了泥鳅饲料生产、冷链物流、包装设计等配套产业,其中泥鳅饲料本地供应率从 30% 提升至 70%,冷链物流覆盖全市所有养殖区县,降低了产业运营成本。以 “重庆泥鳅苗” 成鳅为例,鲜活销售价约 30 元 / 公斤,加工成预制菜后,每公斤售价达 120 元,附加值提升 3 倍;若进一步开发泥鳅保健品、泥鳅蛋白粉等高端产品,附加值可提升 5-6 倍。
为推动 “重庆泥鳅苗” 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市农业农村委出台多项支持措施:设立 “泥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深加工集体加工点建设、电商平台运营;组织开展 “泥鳅预制菜研发大赛”,鼓励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打造 “重庆生态泥鳅” 区域公共品牌,制定产品质量标准,规范生产、加工、销售全流程;同时组织深加工集体加工点、电商平台与养殖户签订 “保价收购协议”,确保 “重庆泥鳅苗” 成鳅收购价稳定在 28 元 / 公斤以上,避免农户因市场波动受损。
市农业农村委产业发展处负责人表示,“重庆泥鳅苗” 产业链的延伸,是重庆农业 “从田间到餐桌” 全链条增值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建设 “重庆泥鳅产业园区”,集聚苗种繁育、养殖、加工、销售企业(非公司,指集体主体),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发展;同时加强 “重庆泥鳅苗” 产品品牌宣传,提升在全国市场的知名度,让 “重庆泥鳅” 成为重庆农业的特色名片。